尤其是俄罗斯在战场上大量使用导弹的行为,促使中国军方重新审视手中现有的武器储备——特别是那些堆积如山的红旗2型导弹。
这东西虽显陈旧,数量却极为庞大,多达数千枚。若弃之实在可惜,保留下来或许在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,例如在收复台岛的过程中。
一、俄乌冲突里导弹是怎么玩的?
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至今,俄罗斯发射的导弹总数已超过万枚。这一数字令人震惊,袭击目标更是种类繁多,包括乌克兰的军事设施、电力设施以及铁路交通要地等,无一幸免。
在2022年的十月,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电力基础设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,导致1162个城镇瞬间陷入黑暗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直言,全国有高达30%的电站遭受了直接损毁。这场攻击的声势浩大,导弹的破坏力之强,确实令人瞠目结舌。
你以为仅凭导弹就能赢得胜利?事情并非如此简单。乌克兰的防空体系顽强地抵挡了多轮攻击。在2023年6月,俄罗斯在一天之内发射了82枚导弹,然而,大部分导弹都被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成功拦截。
那些被炸得粉碎的碎片散落在了基辅周边的田野上,竟然没有引起一丝声响。这又说明了什么呢?即便是威力巨大的导弹,也并非无所不能,一旦遭遇坚固的防空系统,便只能遭遇挫败。
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坚持抵抗,不仅是因为其国内防空系统表现出色,而且西方国家的援助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。美国提供的爱国者导弹、英国提供的NLAW反坦克武器,都有效地帮助乌克兰稳固了防御阵地。
更有趣的是,在2023年,乌克兰的炮弹消耗量每日动辄数万发,而导弹的威力相较之下,却似乎被传统的火炮所超越。现代战争并非仅依赖高科技导弹,数量庞大、火力强大的老旧武器同样能扮演关键角色。
二、为啥说“导弹雨”拿下台岛没那么容易?
在我国,网络上总有人夸大其词,声称若解放军发动“导弹雨”战术,台湾岛便能在极短时间内被攻占。这样的说法似乎令人振奋,然而,将俄乌冲突的实际情况对比一番,这种观点就显得颇为牵强。
我国火箭军所掌握的中程与短程导弹数量大约介于500至1000枚,即便将所有导弹集中用于攻击台岛,连续发射三轮也仅能使用1500枚。1500枚看似数量可观,但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动用的超过1万枚导弹相比,差距显而易见。
瞧瞧对岸的台湾岛,他们并非轻易可欺。台湾岛拥有二十余座大型军事机场,防空导弹的数量大概在两千枚上下,形成了一个相当严密的防御体系。
发射1500枚导弹,对方一旦启动防空系统,便能拦截许多,至于剩余的导弹是否能够击中关键目标,这实在难以预料。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经历不正是一个明证吗?仅凭导弹的轰炸,是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。
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?中国军方便想到了仓库中储存的红旗2型导弹。这种导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防空武器,尽管早已退役,但其库存量极其庞大,竟然超过了1万枚。
性能略显不足,其突袭能力亦不强,然而它具备一个显著优势:价格低廉且数量充足。专家们思考着,若应对台岛,不妨首先派遣这些红旗2导弹先行开火,专攻雷达站与机场。
将这1万枚导弹一股脑投向台岛,即便是台岛的防空导弹数量再多,也终将会有耗尽的一天。当对方的拦截弹用尽之后,我方的东风系列导弹便将登场,届时对指挥部和核心设施的精准打击,其效果将截然不同。
三、红旗2导弹到底还有啥用?
红旗2导弹虽然听起来像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,但不宜轻视它的存在。其数量庞大,达到了一万枚,即便成功率并不理想,通过累积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。
在俄乌冲突中,尽管俄罗斯的导弹并未完全击败乌克兰,但它们还是给对手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。以这种思路来考虑,若真的对台岛发动攻击,红旗2导弹完全可以充当“炮灰”的角色。
具体操作是怎样的呢?首先,集中攻击目标,即台岛的雷达站。一旦雷达失效,台岛的防空系统将失去视力,拦截能力必然大幅降低。接着,摧毁机场设施,将跑道炸毁,使台岛的战斗机无法起飞。
此举不仅能降低对手的还击效能,同时亦为后续的精准打击奠定了基础。尽管红旗2略显陈旧,但稍加改造和增添新部件,依然能够发挥其作用。其制造成本低廉,且易于生产,实际使用时远比废弃更为经济实惠。
2024年夏季,我国在西北地区举行了一场隐蔽的军事演练,重点测试了经过升级改造的红旗2型导弹。演习成果令人鼓舞,连续发射的导弹成功摧毁了模拟的防空设施。
军方高层对此事感到焦虑,他们认为这位老者确实具备一定的潜力,于是决定保留部分存货,并计划对其进行升级,以备将来之需。
四、中国军事战略
俄乌之间的冲突为中国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教训,导弹这种武器犹如一把双刃剑。其威力巨大,命中率也相当高,然而,一旦遭遇强大的对手,仅凭导弹恐怕难以解决整个战局。
乌克兰凭借其防空设施以及西方国家的支持,成功抵御了俄罗斯导弹的猛烈攻击,这一事实警示我们,在应对台湾问题时,不能仅仅依赖高端导弹,还需要采取一些较为基础的策略作为补充。
红旗2导弹的重新部署,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应运而生的。旧式武器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其先进程度,而在于如何运用。即便1万枚导弹中只有一半能够抵达目标区域,台岛的防空系统也将面临严峻挑战。
核心在于以数量取胜,首先需将对方的防御力量消耗殆尽,随后再将精锐武器投入到关键战斗中——诸如东风导弹、隐形战机等尖端装备,留待用于攻坚克难之役。
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,现代战争所较量的是一套完整的体系,并非仅仅依靠某一种武器就能逆转战局。在俄乌冲突中,乌克兰的炮兵部队甚至比导弹更为关键,这不恰恰证明了即便是老旧的装备也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吗?
对中国而言,将仓库中的旧物翻新,稍加改造,既节省了开支,又发挥了实际效用,这样的做法岂不是一举两得?
红旗2型导弹仅仅是序曲,军库之中尚存诸多尚可使用的旧装备,想必军方亦在筹划后续之策。
2024年的演习已充分证实,对老旧装备进行现代化升级并非徒劳之举,实则能够取得显著成效。展望未来,若战争再次爆发,采取“以数量取胜”的策略恐怕将愈发关键。
自然,仅仅依靠数量是不够的,提升是不可或缺的。目前红旗2的表现,其突防能力有所欠缺、精度有待提高,若能引入新型的导航系统或是配备电子对抗装备,其性能无疑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。
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导弹运用案例表明,在现代战争中,防空系统异常强大,导弹必须具备一定的“智慧”才能成功突破。
牛策略-专业股票配资公司-炒股票配资-在线实盘配资炒股平台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